春节的起源和传说 解析春节的起源和传说

   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,中国人过春节已超过4000多年的历史,我们每年都过春节,但是,知道春节是怎么来的吗?关于春节有哪些起源与传说呢,这里为你一一讲述。 
    春节的起源
   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。其实,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。那么"年"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?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:
    其一,古时候,有一种叫做"年"的凶猛怪兽,每到腊月三十,便窜村挨户,觅食人肉,残害生灵。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,"年"到了一个村庄,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。"年"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,吓得望风而逃。它窜到另一个村庄,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,它不知其为何物,吓得赶紧掉头逃跑。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,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,只见里面灯火辉煌,刺得它头昏眼花,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。人们由此摸准了"年"有怕响,怕红,怕光的弱点,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,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。
    其二,我国古代的字书把"年"字放禾部,以示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。所"年"便被引申为岁名了。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,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,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"立春"。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。据说,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,是辛亥革命后的事。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,为了区分农、阳两节,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"春节"。

    春节的传说
    有一年,世上大乱。玉帝得知后,降下御旨:要派一位大神去管理人世的衣食住行。但是,没有神仙肯接旨。
    这时候,南天门外传来一声吆喝:“这差事我干啦!”抬头看时,是秃头顶、胖乎乎、笑哈哈的弥勒佛。 却说这弥勒佛来到人世,第一件事就是让人们过一个痛快年,吃好的,穿好的,不干活。他还要大家把各路神仙都请到,香箔纸锞,准备齐全。到了初一,家家都要起三更,放鞭炮。
    这样又过了几天,到了初五,天刚蒙蒙亮,突然传来一阵喧华声。喧华者是姜太公的妻子(专管茅房、粪土的脏神),正在跟弥勒佛打骂呢。本来,人们请神仙时把她给忘了。弥勒佛只好说:“这样吧!今儿是初五,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,包一次饺子,破财一次吧!”——这就是“破五”的来源。
    不想这几声炮响传到天宫,玉帝觉得人世又出了什么事,便派财神去察看。财神来到人世一看,处处都是香箔纸锞,兴奋得就忘了回去。
    玉帝等啊等,财神仍是没有回来,便亲自到人世察看。他一看,人们啥活都不干,很是气愤,召来弥勒佛喝道:“你怎么尽让人们吃好的,穿好的,不干活?”
    弥勒佛笑嘻嘻地说:“你要我管人们的衣食住行,可并没有叫我让人们干活呀!”玉帝一想,也对,既然已经这么办了,那一年只能有此一次,开春今后就要下地干活。
      从那今后便留下了旧例,一年有一次春节。